(李楠)为使学生切身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勇抗争的峥嵘岁月,体会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而夯实红色记忆。2025年3月22日至23日,我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程组织260余名师生代表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先后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及枣园革命旧址,开展“追寻革命星火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红色调研活动,引导青年学子感悟延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调研首站,师生们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在中共七大会址前,学生们驻足聆听,透过斑驳的木椅、泛黄的标语,感受“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背后的历史重量。毛泽东旧居内,一盏煤油灯、一方土炕、一张简陋书桌,无声诉说着《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经典著作诞生的艰辛历程。师生代表合唱歌曲《东方红》,铿锵之声与窑洞的历史回声交织,令在场师生心潮澎湃。“站在伟人生活过的地方,我仿佛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一名学生动情地说道。

第二站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千余件珍贵文物与现代化声光电技术交相辉映,生动再现了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同学们在讲解员引导下,依次参观各展厅。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为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所感动。

最后一站走进枣园革命旧址,在枣园革命旧址,师生们跟随讲解员探访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旧居,从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中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学生们还实地体验纺线、推碾子等劳动场景,在汗水中感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深刻内涵。


此次红色调研活动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课程的实践延伸,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陕西省丰富的红色育人资源,将“思政小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大课堂”的实践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知红色文化,触摸红色历史,体味红色情感,引导学生将理论性学习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既拓展了思政课教学载体,又可以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