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切实担负起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重大历史使命。
一、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优良传统中“立本开新”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需要传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在“立本”的基础上实现“开新”。
第一,传承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好方法。老一辈专家学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包括打造“传帮带”学科建设团队、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积极汲取其他学科最新成果等,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之所以能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真正做到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解决时代命题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传承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哲学担当。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当代中国实践在理论层面的集中反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基于此,学科体系建设也必须要扎根中国鲜活实践,面向中国问题,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在解决现实问题中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建设。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教材体系
对于一个学科发展而言,教材体系直接关系着学科“用何教”的问题,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一,加强教材体系的系统性规划。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教材体系建设,需要统筹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不同层次教材内容体系的难易性、延续性,做到梯度分明、循序渐进,逐步形成以学科重点教材为核心、其他各类教材辅助支撑的教材体系。
第二,精心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充分发挥国家教材委员会统领协调全局的作用,组织和遴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教材编写中把学科知识规律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师教学规律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处理好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教材的生动性、可读性之间的关系,用心打造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
第三,优化教材体系动态编修的体制机制。教材不仅承载着教学内容,也承载着时代的历史记录,需要持续加强教材使用情况的跟踪监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教材进行动态编修,不断优化教材体系编修的审查制度、经费投入和使用规定、编修流程、推广应用程序和评价标准体系等,形成国家、地方和学校分层负责、上下联动、紧密配合的工作体制,确保教材始终经得住历史检验、跟得上时代步伐。
三、构建德才兼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队伍体系
邦之兴,由得人;人才蔚,国运兴。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成效直接反映着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影响着学科的未来发展走向。
第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思想引领。作为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队伍,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引领思想发展,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学科建设中来,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第二,大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队伍体系的建设,不仅要大力培养国家级人才队伍,还要根据自身学科的发展,以多种类型项目为切入点,如学科专项课题、基地平台建设、专题培训等,不断完善相应配套设置,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学科不同层面的人才。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梯队。需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推动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各层次人才匹配合理、专业交叉融合的学科队伍梯队,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良性运行局面,为学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
四、构建培根铸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育人模式
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惟有建立起本学科独具特色的培根铸魂育人模式,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学科的育人使命。
第一,确立学科育人模式的明确目标。根据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培养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使培养的人才具备一般性的素养,如娴熟地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掌握一些常用的现代技术分析方法等,实现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
第二,设置规范的育人程序。学科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匹配规范的程序,保证育人各个环节顺畅衔接运行。在设置育人程序过程中,可以依据育人的不同阶段合理划分成若干部分,再结合育人目标对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细化,保障育人程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三,设计科学的育人评价标准。学科育人评价标准需要从育人的整个过程入手,分层次、突重点、多样化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不同指标的权重,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锤炼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夯实理论基石,自觉地将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优秀哲学人才。
(作者单位:丁玉峰,系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访问学者;王华敏,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文转载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