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服主页
思政园地
思政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园地 - 正文
杨耕的哲学之“旅”(二)
2020-03-30
阅读:


赋义

关注现实,使现实问题上升为理论问题,这是杨耕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杨耕认为,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应仅仅成为哲学家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哲学家个人的“自言自语”,像马克思所批判的那样,“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念着谁也听不懂的咒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以一种自觉的哲学意识、敏锐的政治眼光、彻底的批判精神,深入现实、超越现实并引导现实运动。

因此,杨耕深切关注当代中国的现实,并认为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特征和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把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时空中进行,实际上重新赋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特殊而又极其复杂的社会实践,必然提出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必然为哲学思考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关注这一现实,探讨其中的规律性,思考并重建民族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并以一种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中国的现实运动,在杨耕看来,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家的良心和使命。

杨耕基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重新探讨、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了某些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征;论证了中国是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走向社会主义的,也必然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在“开放的世界”中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中国式的现代化”。

杨耕考察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寻觅及其文化难题的解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及其成功与失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拓展及其时代特征;说明了改革使中国实现了三大历史转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因而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运动过程和主要类型,以及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和双重动力,并强调“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展现了一个新的地平线”。

在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中,杨耕力图把真实的描述与深刻的反思结合起来,把辩证思维的穿透力与哲学批判精神的震撼力结合起来,把自觉的哲学意识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再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艰巨性,从而将一个古老的民族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壮丽日出”展现出来。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我透视出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如何从东南西北悲壮奋起的宏大历史场面,领悟到一个古老的民族何以会复兴于当代的全部秘密。”杨耕如是说。

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对此评论道:“杨耕的哲学研究突出地表现出来的思想理论取向是一种积极的和具有启发意义的取向,这就是持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学术—理论上的深化;将把握时代、切中现实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鹄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赋义“中国式的现代化”,也就是构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杨耕表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把握当代的时代精神,立足中国的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为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深入研究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实际,并密切关注和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对于像社会存在论、历史规律论这样一些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的基本原理,应当结合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发展的新成果讲出新内容;对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哲学教科书没有涉及或忽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如世界历史理论、劳动异化理论,应当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深入挖掘、全面阐述;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有所阐述,但又未充分展开、详细论证,同时又高度契合当代世界重大问题的观点,如资本积累与生态危机关系的观点、“生产的国际关系”的观点,应当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深入研究、充分展开、详细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融合

与一般学者不同的是,杨耕曾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北师大出版集团锐意改革、快速发展,成为高校出版社的一个标杆。

哲学思维始终影响、渗透着杨耕的出版实践。可以说,北师大出版集团自成立以来,每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在杨耕头脑中酝酿时,都自觉不自觉地与其哲学思维融合。在北师大出版集团的改革过程中,他提出“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突出图书结构转型,即“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为两翼;以图书出版为主体,电子网络出版和印刷产业为两翼”,“主干的教育科学(包括心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精干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图书结构转型是北师大出版集团改革力度最大、难度最高的“凤凰涅槃”之举。除此之外,杨耕又推进员工结构转型,整体推进编辑体制、营销体制、运营体制、分配体制的重建,提出并实施了“四个适时适度”,即“适时适度进行跨媒体经营,适时适度进行跨所有制经营,适时适度进行跨地区经营,适时适度进行多元化经营”。

这种“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及“四个适时适度”的思路,实际上是杨耕自觉地把辩证法运用到出版实践中的结果。

在杨耕的带领下,北师大出版社由一家以教辅为主营业务的传统出版社,发展成为一家导向正确、主业挺拔、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出版集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业界有目共睹。

自成立以来,北师大出版集团先后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企业”“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成为国家一级出版单位;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化企业30强;成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的成员单位、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能取如此傲人的成绩,用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的话来说,这是“哲学的力量”。

对出版人而言,有两个奖项分量很重:一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二是韬奋出版奖。杨耕则先后捧得这两项殊荣——2010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14年获韬奋出版奖。他的论著更是荣获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已是“三奖得兼”,再加上2008年获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2009年获中国优秀出版企业家、2012年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三个称号。这在出版界更是独一无二。

杨耕成功的秘诀,就是“哲学”。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对杨耕的入选辞如此写道:“具有哲学情怀的杨耕,对出版业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思考,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了大学出版业体制改革。在领导和经营管理、图书选题策划编辑、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方面长袖善舞,为北师大出版社、出版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而在谈及自己的成绩时,杨耕也谈了几点“哲学思考”:一是做事要有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决心;二是做事要做到忘我的境界;三是做事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求得个人的发展。

杨耕的职业、专业、事业都是哲学,哲学已经融入他的生命活动之中,成为他书写人生的方式。哲学教会了他“看破红尘”“看透人生”,懂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因而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误入”哲学到“钟情”哲学,从重读马克思到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到让马克思“活”在当代……杨耕的哲学使命始终不渝:“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我的全部研究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立波,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李佳玮,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2020年3月16日)

(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