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王 强
引文: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工匠精神”,国家、政府层面对工匠精神的提倡,引发人们很多的讨论。
今天,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哪里去了我们又该如何传承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那颗匠心呢
上海在今年上半年举行过两场有关匠人技艺、工匠精神的展览,一场是朵云轩的“江南百工”,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一场是喜马拉雅美术馆的“敦煌生灵的歌”,石窟壁画、雕塑与敦煌艺术方面的展览。
这两场文化展览,给人最大的震撼就是琳琅满目、精美绝伦堪称艺术品的一件件生活器物。这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名称说起。
无论是敦煌艺术中的壁画、雕塑,还是江南织造的缂丝龙袍、龙泉青瓷、海派龙凤盘扣旗袍和朵云轩木刻水印,明明就是一种“物质”文化(孙机先生《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就介绍了中国文化“物质层面”的烟酒茶、服装、家具、文具等),却被称作“非物质”文化。这是一个颇有深意的表达。这些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器物之所以成为“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就在于这些器物物质形态背后的工匠,匠人们一代代薪火相传的技艺秘笈,历史文化中日积月累的传统与习俗。正是工匠精神的承载使其摆脱了简单的物质化存在,而成为一种文化。
不仅如此,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物质生活层面精致化、优雅化的表现,但它更表现为一种对待器物的态度,不同行业的职业活动中精益求精、进无止境的专业态度与精神传承。徽州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历史悠久并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宣纸的制作工艺也是历经唐宋元明几个朝代的发展才日臻成熟的,品种花色日益增多。这其中经历了多少代匠人的传承已无法计数,繁琐的工序、精巧的工艺以及生活的灵感共同浇灌了这一个个赏心悦目的生活器物。
以至于郭沫若在给泾县宣纸的题词中就写到: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敦煌艺术则是艺术创造中工匠精神的结晶。
历史考证发现,最初石窟艺术的创造者大多来自长安城里“不入流”的画匠,他们以临摹大画家的画作为生。正是这些画匠的到来,融合东西方技艺,创造了改变中国艺术史的伟大成就。在当时不仅有工匠培训、考核的制度,还有对产品样式、规格的规定以及不合格产品的惩罚制度。而不同种类工匠之间的分工合作更是明确细致;同时,按照技术等级,工匠们还被分成若干级别,而师徒之间、不同级别的画师之间的工种也不一致。
正是在如此协作之下,敦煌石窟成为最奇特、最珍贵的艺术。今天,我们看到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历代画工画匠们的艺术结晶,是他们一笔一画描绘出来的。这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典范。
在现代世界中,随着工业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匠人技艺、工匠精神逐渐“被驱赶”到博物馆,成为一种“小众的雅好”、受保护的传承人的“传统技艺”。当然,这至少要好过于“流失乡野”“后继无人”的局面。
工匠精神的现代命运,是与我们近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以及民族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经济、农业文明孕育出的手工技艺、作坊制作以及传承人制度,面对现代商品经济、商业文化,不能产业化,缺乏科学化的自我转化,因而在市场法则中逐渐被流水线、标准化的机器产生所替代。现代生活中传统技艺的失传、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