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服主页
思政园地
思政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园地 - 正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析
2024-09-18
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该论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网络”的视角出发,以目前已有的相关文献分析为基本依据,从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困境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困境

当前,全国各个高校基本形成了“网络思政育人”的重要共识,但是,大部分是基于案例的介绍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情况还较为欠缺。当前各大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困境,如顶层设计不足、缺乏一支专业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师资队伍、网络思政育人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网络思政教育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等。

第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不足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各大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未形成专门负责管理本校网络思政的相关部门,大部分高校都是由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校团委等部门分散开展此项工作,由其它专业的网络建设人员对其进行网络技术指导,这导致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衔接性较差,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并未被纳入与学校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 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还未建立属于本校的专门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基本上是依靠本校的微信公众号、微博、 抖音等平台去不定时推送,这导致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不足。

第二,缺乏一支专业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除了需要平台的支撑,也需要“人”的支持。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基本是由辅导员或者思政教师在承担,他们有着各自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辅导员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高校思政教师有着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但他们都较缺乏网络专业知识,对于网络新媒体工具的运用能力还较为欠缺。一支专业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也需要具备较强的网络技术水平,而要形成这二者兼得的师资队伍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第三,网络思政教育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质依旧是“思政育人”,网络只是“思政育人”的一种手段和途径,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如何,首先看的是网络思政教育的育人作品。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在网络空间中,由于信息量庞大且繁杂,网络育人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网络作品只追求了吸引力,而忽视了理论性;部分网络作品没有考虑到受众群体,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这些质量较差的网络作品不仅消耗学生的时间,还可能腐蚀他们的心灵,扭曲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通过网络途径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有利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转变

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因而精准思政是大数据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的应然追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凯升教授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一文指出:“当前各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从学生的数字画像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板块的兴趣度极高。”因此,从需求侧而言,以高质量、多样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去满足学生的精准需求,将学生所感兴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让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转变,这有利于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坚定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存在巨大挑战,随着经济、文化等全球化的加剧,中西文化产生剧烈的碰撞。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大学生,他们作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需要足够的文化自信去迎接这些机遇和挑战。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就会更加凸显。此外,当前大学生初步具备较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较为了解并普遍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通过网络让他们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较高。

第三,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该论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利用网络新载体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延伸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需要顺势而为,需要借助网络这一载体去重新迸发出活力、延续其生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当前,各大高校可通过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积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思政教育师资队伍、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创作新成果等途径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建设和发展。

第一,不断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可以说,人类的认知过程及认知客体都是从属于实践的,教育教学过程本身更是通过不断寻求新的教学实践模式为学生建构起理论基础与价值教育之间的桥梁,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主体的成长发展与智能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紧密连接,精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计算、动态分析、精准预测功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考点和切入点,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的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因此,各大高校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根据《意见》中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查摆当前本校网络思政工作实施存在的问题,完善顶层设计。

各大高校在提升整体认知的同时,更要付诸行动,建设专属于本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当前各大高校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主要依附于本校的官方微信号、抖音号等,通过此类综合性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不仅缺乏针对性,也缺乏实效性。故要想真正的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还是需要专门的平台的作为支撑。完善科学的平台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前提。

在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网络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内容栏目的全面性。不仅要有国家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指导性文件的更新、本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典型案例的分享和总结,同时各大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添加本校特色栏目内容。

第二,积极建设一支属于本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思政教育师资队伍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除了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支撑,更需要一支既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又具有一定网络技能的教师的支持。各大高校需要以建设一支传统文化理论知识扎实、网络技术水准高的专业师资队伍为目标。

保证网络思政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关键在人。网络思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关涉技术和专业两重维度,这也内在要求配备“高精尖”的人才队伍。“高精尖”的人才队伍要在“理念—技术—信仰”上有力推进网络思政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这支师资队伍要拥有前沿技术意识,积极拥抱网络思政和大数据理念。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新技术新工具,更是一种新思维新理念。师资队伍要敢于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小数据”的传统思维方式,积极尝试“一切皆可量化”的“大数据”思维。

其次,这支师资队伍要具备专业的大数据能力。这里的大数据能力并不是指要拥有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而是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师资队伍能够将大数据应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网络作品的培育、产出、传播等各个环节。

最后,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传播信仰。利用网络思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效果的过程中,立德树人依然是目标追求,必然要求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的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人才队伍建设而言,一方面要引进拥有大数据理念、具备大数据能力以及掌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另一方面要在原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基础上对其进行专门培训、系统培养,使之具备“高精尖“能力。总而言之,要汇聚人才队伍合力,发挥网络技术效能,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紧扣内容导向,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创作新成果。

创作者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通过网络文章、微视频、图片等形式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作品,并将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整合和呈现。

通过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去筛选、整合优质网络作品,有效形成网络资源合力,守好网络思政空间的大门,进一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育人的实效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网络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加强网络层级安全监测,上传资料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和筛选,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类资源的政治性和准确性;第二,精准合理排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媒体的各大板块,在其页面不仅应包括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网络资源,如网络文章、网络视频等,同时,也应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讨论板块,从一人思考到生生互动联合,增强学生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集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生交流平台,推动师生关系从“单一向度”转向双向互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贯通网上网下各环节,必须统筹谋划、多方联动,广泛动员各高校力量共同参与,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思政建设大格局。

此外,也要加强团队建设,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主体多元化。

当前,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加速发展,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相互嵌入、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刻。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10.5亿,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特征愈加鲜明。加强网络思政建设,必须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时代潮流,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数字化赋能思政工作理念、方法、载体、手段等全方位创新,更好地把网络空间建设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争取人心、汇聚力量的新空间。要拓展思政阵地,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政工作队伍进军网上、深入网上,加快推进思政工作资源数字化、平台网络化、手段智能化。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网络作品的产出过程中,除了专业的师资队伍作为主体,也要调动思政教师、马院院长、宣传处、学生处等各类群体的积极性,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乐于善于创作网络作品,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平台精心打造成为大学生愿听愿看、爱刷爱赞、共情共鸣的现象级产品,引导广大青少年网民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人。要释放技术效能,加强数字技术创新运用,真正做到精准滴灌、润物无声。

本文为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第三批实践项目(题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编号:2023WSYJ1000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侯帆,女,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