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服主页
思政园地
思政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园地 - 正文
爱智求真与现实关怀的高度统一 ——陶德麟哲学思想研究(一)
2020-06-03
阅读:

作者:汪信砚

【哲人追“思”③】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陶德麟先生于2020年5月24日在武汉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他所钟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事业。

陶德麟,字佛元,笔名茀原,1931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湖北黄冈。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并留校任教,历任哲学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校长。陶德麟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最有影响的前辈学人之一,被誉为德高学范的“学界泰斗”和“哲学宗师”。

哲学探索之路

陶德麟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幼年未上小学,在家由父母和学者陈炳文、杨相霖先生授课,学会了文言文和旧体诗词写作,表现出过人的天赋,16岁时就能写一手老练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中学期间研读过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唯物论提纲》等著作,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49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除专业学习外,他也选修了一些哲学类课程,自学了《资本论》第1卷。1953年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哲学系教师,并兼任李达的科研助手达13年之久。几十年后他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李达老师是我的恩师和引路人。”

“文化大革命”前,陶德麟除协助李达同时撰写论著外,还在哲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在《哲学研究》1956年第2期上撰文批评当时被视为权威著作的苏联罗森塔尔、尤金所著《简明哲学辞典》中“同一性”条目释文的错误,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后来《简明哲学辞典》作者也接受批评并作了改正。此后10年中,他先后在《红旗》《人民日报》《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30篇哲学论文,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1961年8月,李达接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任务,指定由陶德麟执笔。在李达指导下,经过4年努力,他于1965年冬完成了38万字的上卷《唯物辩证法》送审稿。正当他继续编撰下卷《唯物史观》时,“文化大革命”爆发,陶德麟被打成“黑帮分子”,被送到农村“劳动改造”达8年之久。

1978年,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反对“两个凡是”的理论斗争,在克服重重阻挠后应邀参加全国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哲学讨论会”并作大会发言。在讨论会期间,他向中国社会科学院提供了毛泽东同志当年给李达的三封论及理论问题的信,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请党中央批准在《哲学研究》首次发表,对当时促进理论是非的澄清起了重大作用。尔后,他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系列论文,系统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驳“两个凡是”,在学界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作出了突出理论贡献。与此同时,他遵李达遗嘱修订《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上卷,以《唯物辩证法大纲》的书名出版,被认为代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达到的最高水平;他主持编纂出版了四卷本《李达文集》,并较系统地探讨了李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的杰出贡献,把李达思想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他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总论”和“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副主编,撰写了多项重要条目释文;他还主持编写了多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为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后,陶德麟在继续深化对真理和真理标准问题探索的同时,就“双百”方针的理论基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及其与实践标准的关系,人道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社会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理根据和方法论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及实现途径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研究,成就斐然。

进入21世纪以来,陶德麟虽年届古稀,但仍然文思敏捷,笔耕不辍,论著迭出,尤其是在继续推进李达所参与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学理根据和方法论问题方面倾注了满腔热情和大量心血。

陶德麟的学术探索硕果累累、成就卓著,先后出版由他执笔并修订的《唯物辩证法大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当代哲学问题探索》《哲学的现实与现实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中国化研究》《陶德麟文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研究》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他的这些论著不仅以其精深的学理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充分展现了一位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心系民族兴亡的担当意识、“为万世开太平”的理论情怀以及为追求真理而不懈探索的精神品格。

(作者:汪信砚,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 2020年6月1日

(未完,待续)